成年人血糖“失控”全過程,年輕人看完需多加重視了.......
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,它是人體內能量的來源之一。 血糖的正常范圍為空腹時3.9-6.1mmol/L,餐后2小時小于7.8mmol/L。
血糖過高可能是糖尿病或胰島素不足引起,血糖過低可能是飲食不規律或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,血糖的長期控制對于預防并發癥非常重要。
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位居全球第一,2021年,超過1.4億中國成年人患有糖尿病,預計到2045年,這一數字將增加至1.74億。伴隨糖尿病而來的是沉重的經濟負擔,僅2019年,我國糖尿病直接醫療支出就達到1090億美元,位居全球第二,僅次于美國的2950億美元。
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糖前期疾病狀態,即糖耐量異常(IGT)和隱形糖尿病(IFG)等癥狀,這些人的患病風險比正常人高,糖尿病已成為我國公共衛生中的一大難題,需要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重視。
成年人的血糖是如何失控的呢?那么今天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下吧,希望年輕人一定要多多重視起來哦。

糖尿病出現的誘因非常的多,尤其是在中國,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仿佛成為了一件 見怪不怪的事情了。甚至一些年輕人也早早被這個“老年疾病”所纏身。

更可怕的是中國每2個成年人里就約有一個處于血糖異常狀態,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。
我們的血糖到底是怎么失控的?
這一切還要從糖的作用說起 葡萄糖是人體的重要燃料,每一個呼吸和心跳,大腦的每一次思考,大部分都依賴糖類的燃燒供能。
如果說人體是一座發電廠,葡萄糖就是用來發電的煤炭,從消化道源源不斷的吸收,再通過“血液運河”運輸。

每當我們吃完東西時,血液里的葡萄糖大量增多,胰島素就忙起來了。
剛開始胰島素是非常敬業的,一聽說血糖高了,就叫“門衛”胰島素受體開門,指揮葡萄糖運入細胞,血糖很快降到正常水平。

散裝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后會被壓縮成糖原存起來。其中,肌細胞自帶“鍋爐”(線粒體),需要時,肌糖原可以快速燃燒“發電”。
肝細胞則是“后備倉庫”,當血液里的葡萄糖太少時,肝糖元會被重新拆散放到血液里。
但是如果你碳水吃的有點多,葡萄糖壓縮成糖元也不夠存,他們就會在胰島素的指揮下,在肝細胞煉成更高能的燃料——脂肪(甘油三酯),再送進脂肪細胞存起來。
這就是胰島素降血糖的全過程那么,血糖失控的情況又是怎么發生的呢?
當你已經變胖,還在繼續吃高脂高碳食物,尤其是精米白面,帶湯水和糊糊的淀粉食物,吃完特別容易消化成葡萄糖,餐后血糖會迅速飆升!
多出來的葡萄糖繼續變成脂肪,脂肪細胞越裝越滿,終于塞不下了,一些游離脂肪酸就會跑出來,在血液運河里游蕩。

看著堆積如山的葡萄糖,胰島素也傻眼了,只能連夜加班,一遍遍央求胰島素受體“開倉庫”。
胰島素受體被叫的不耐煩產生了抗拒心理,擁有鋼鐵般意志的胰島素終于累癱了,這就是傳說中的
胰島素抵抗。

胰島素工作效率下降以后,發電廠決定從胰島素β細胞招新人,“應屆生”胰島素果然干勁十足,迅速把血糖降了下來。

首先,餐后血糖短時間上升太快,會抑制食欲素生成,在血糖低時,它會刺激人覓食,保持清醒。

而餐后血糖過高,食欲素完成任務下班了,人就容易困倦,想睡覺。

接著,在大量胰島素作用下,餐后血糖快速下降,距離下一餐還有1-2小時就餓了,又容易發生餐前低血糖。



眼看工作量劇增,新來的胰島素也氣的罷工了 這時,可怕的事情發生了,另一方面,人以為自己能量不足,依然拼命吃東西,血糖再次飆升,脂肪大量生成,陷入惡性循環......

游離脂肪酸的魔爪,慢慢伸向胰島B細胞,讓胰島素分泌量大幅減少。
這項檢查的全稱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(OGTT) (傳說中的“喝糖水”試驗)
如果在7.8-11.0毫摩爾每升之間,說明存在糖耐量受損!


上面兩種“受損情況”,只要符合其中一個,就說明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。
另外,空腹血糖大于5.6毫摩爾每升,按美國標準也是糖尿病前期了,最好也去做個“喝糖水”試驗。
糖尿病前期人群,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備軍,如果放任不管,隨著時間推移,就會變成
2型糖尿病。

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,還會造成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,導致神經性病變,糖尿病足、視力受損、多器官衰竭等并發癥,哪怕一個小傷口,都足以讓死神降臨......

但還有一個好消息,有胰島素抵抗的人,如果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,把精米白面換成五谷雜糧,少久坐,多運動,建議每周快走12公里,相當于每天1.7公里,只需17-20分鐘即可完成。
糖尿病前期也可逆轉!
血糖的變化悄無聲息,別等血糖失控時再后悔莫及,趕快改變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,回頭是岸。
如果你已加入糖友行列,痛苦不堪,那么請快快關注久安醫藥的
唐柏浮......注: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(點擊“閱讀全文”)。